原標題:倉庫布局,搞懂這兩張圖就夠了!
來源|JitLogistics
全文總計1895字,需閱讀5分鐘,以下為正文:
先來考一考大家,下面兩張倉庫布局圖,哪一個更加好?
難不倒你?
那再來看下這兩張對比圖,哪個布局更加好?
我們先講下為什么要關注倉庫布局吧。
為什么要關注倉庫布局?
在倉庫操作中,什么操作最耗時?
有一個大概的統(tǒng)計,假如說總工作量是100%的話,那么大概的分布如下:
收貨:10%
上架:15%
揀選:55%
檢查,包裝以及發(fā)貨:20%
根據訂單進行揀選花費倉庫大部分的操作精力,如何優(yōu)化揀選,對倉庫的操作效率至關重要。
如果將揀選本身進一步細分的話,移動搬運占比55%,尋找占比15%,拿取占比10%,文件準備和其他工作20%。
所以揀選占到整個倉庫作業(yè)的大頭,而其中移動搬運又占到揀選操作的大頭。
如果倉庫足夠大,那么揀選就必須要考慮分工,分區(qū)域進行揀選。但是分工又會帶來下游合并包裹的操作。比如我之前就有幸參觀過亞馬遜的倉庫,亞馬遜的中心倉確實非常大,就采用了分工區(qū)域揀選,下游包裹合并的操作。
另外一件對揀選,尤其是搬運和移動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倉庫布局。
以我自己的觀察,大部分的工業(yè)企業(yè)對倉庫布局的關注是不夠的。
重要布局要素:收貨和發(fā)貨位置
收貨和發(fā)貨代表了倉庫流程的起始和終結,也非常大程度上決定了倉庫運營的效率。
從收貨和發(fā)貨的位置上來考慮,其實只有兩種大的布局:
-貫穿性倉庫:收貨和發(fā)貨在相反的位置
-U型流倉庫:收貨和發(fā)貨在相同的位置
收發(fā)貨位置的不同,會造成了什么樣的效率影響呢?
要評估效率,就要看從收到發(fā)走完一個流程的路徑。
在貫穿型倉庫中,中間的一排大直道,是從收到發(fā)最短的路徑。
而另外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特點是,在同一列上的貨物的效率是相同的。怎么理解?因為同樣都要走完收貨到上架加上配送到發(fā)貨的整個路徑,在同一列上的貨物的路徑最終是一樣的。
而不同的列,則有著不同的效率水平。
如果說這個倉庫因為某種原因收發(fā)的位置都跑到最右邊去,那整個倉庫的效率就變差了,因為最左邊那一列的效率就變成兩倍低效。
與此相對的,在U型倉庫里,收發(fā)位置非常的近,這就造成了一個黃金三角區(qū),在靠近這個黃金三角區(qū)的地方,收發(fā)非常的方便,比流通性倉庫效率要高得多!但是,這個區(qū)域卻沒有多大。而在遠端的角落里,則非常的不方便。
所以這兩種大的布局方式對比,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對比的話,那么貫穿型倉庫是相對的平均主義,有比較多還算不錯的庫位,比較少的很不方便的庫位;而U型倉庫則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當然這兩種大的布局方案還有一些其他的特點,比如U型倉庫收發(fā)貨的卸貨平臺是可以共用的,而且U型還有另外一個隱藏的屬性:如果想提高叉車效率減少叉車的空載,經常采用的一個辦法就是合并上架操作和撿貨操作,讓一部叉車在上架完成以后,直接去操作一個撿貨,那么當收發(fā)貨區(qū)都在一個地方的時候,這么做才更加合理。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貫穿型倉庫更加適合物流量大,沒有非常顯著的高當量的SKU;而U型倉庫則更加適合有明顯長尾效應的業(yè)務。
添加橫向走道
我們前面舉得例子都是一整排的貨架,在實際中像這種橫向走道也非常常見,可以為貨位間的走動提供一個更加方便的路徑。當然增加橫向通道是有成本的,減少了可以倉儲的面積,而且如果是貫穿型倉庫的話,等于所有的貨物在整個進出庫過程中都需要過一次馬路。
那么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你的答案會不會不一樣呢?
我來講一下我的觀點。
這兩張圖里的布局都是貫穿型倉庫。在第一張圖里,左邊所有的貨物都比右邊的要少走一些路。右邊的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比如說它的中央大直道就更加長,能放更多的貨物。當然因為倉庫的縱深更加深了,所以右邊更加可能會需要增加橫向走道??傮w來講,左邊更好。
第二張圖,因為都是貫穿型,增加橫向走道的影響對所有貨物的進出影響都是一樣的。橫向走道本身的位置更多的是影響貨位間物流的便利性,一般來講,橫向走道在中間大概率上是最合理的,最大可能性的減小貨位間移動的距離。
像圖二左右兩個方案都偏向一邊的,也很難講哪一個會更好一點。再沒有更多信息的前提下,我認為兩個方案一樣。
用熱力圖來表達貨位位置
就好像商場里location非常重要一樣,一個倉庫里就是有這種黃金位置,代表了更低的操作成本。
我們可以用excel簡單的搭建一個熱力圖分析,就能夠快速的判斷出倉庫中相對位置的好與壞。
下圖就是我在一個項目上對一個“凹”字型倉庫做的熱力圖分析。具體做法也很簡單,就是講進出庫位置的值定成0,其他所有位置都計算出距離進出庫位置的綜合絕對值,差距越大的顏色越深。
把貨物擺在適當的貨位上
把最黃金的貨位留給你最繁忙的SKU。就是這么簡單。
其實很多時候,不用管理層多啰嗦,“會偷懶”的倉庫操作人員都非常自覺的把最貨量最大的產品放在最方便的地方了。根據我的經驗,反而是那些發(fā)貨量在中間段的貨位位置,經過分析有著更加優(yōu)化的可能性。
文章編輯:Blean
責任編輯: